koko体育”报道,恒生指数公司预计于11月17日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恒生指数系列检讨结果koko体育,相关变动预计于12月4日生效。
针对2023年12月份的季度调整,LiveReport大数据测算,“运动科技第一股”Keep将以快速纳入的方式成为恒生综合指数中型股,并于12月4日成为港股通可投资标的。这也意味着koko体育,届时符合资格的境内投资者将可以买入Keep股票了。
截至2023年10月11日,新纳入港股通的市值门槛约为61.93亿港元。Keep于2023年7月12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,截至10月17日,其市值超150亿港元,满足快速纳入的市值要求koko体育。
探究Keep被市场看好的原因,商业模式可持续性、全新增长点显现以及行业头部地位的先发优势,撑起了公司增长空间。
日前,Keep发布了上市后首份年中业绩报告。财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Keep实现营收9.84亿元,毛利率同比提升2.1个百分点至43%,经调整亏损额2.23亿元,同比去年收窄了29.7%。
从营收结构上看,目前Keep的主营业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:自有品牌运动产品(消费品)、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、广告及其他。其中,自有品牌运动产品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4.66亿元收入,营收占比达47%;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是Keep的第二大营收点,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4.49亿元收入,同比增长10%,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46%。
对于“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”贡献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,Keep的解释是:主要得益于虚拟体育赛事收入的增长。虚拟体育赛事是Keep推出的一系列线上运动挑战,用户通过支付29-139元不等的报名费用,而后参与到跑步、骑行等各项线上赛事活动中,完成挑战后将会获得奖牌、徽章等创意实体奖励产品。
根据公开资料,奖牌业务是Keep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业务。奖牌业务推动下,Keep每名赛事付费用户平均收入(ARPPU)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约30%,每名月活跃用户的每月平均收入贡献亦实现同比增长24.1%,成为了Keep全新的增长曲线。
值得注意的是,Keep的会员渗透率从去年上半年的9.7%提高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0.2%。在过去的2020koko体育、2021至2022年度,这一数据分别为6.4%、9.5%与10%,保持了连续增长,亦远高于中国行业平均水平5.8%。
对会员用户的深入洞察、精细分析,让Keep始终保持了内容自研能力的领先地位。优质的会员课程、不断提升的会员权益,让Keep会员服务得到了积极反馈,会员粘性显著提高——2023上半年会员课程的锻炼次数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200%。
营收结构多元化、奖牌业务的快速增长、会员模式日渐跑通,进一步验证了Keep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。
据灼识数据显示,截止2022年12月31日,中国是全球健身人群最多的国家,每周参加两次以上健身活动的人士达到3.74亿人。预计2027年,这一数字将达到4.635亿人,年复合增长率为4.4%,高于美国、欧洲等地。同时,中国健身人群渗透率为26.5%,远低于美国的47.8%,欧洲的42.5%,显示出巨大的增长空间。
线上健身亦已成为行业趋势,数据显示,线上健身会员及健身内容的年平均月活跃用户数,从2016年的约140万增加到2021年的1.38亿,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.38亿,2021年-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.6%。作为国内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koko体育,这正是Keep最擅长的领域,其面对的也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富矿。
作为一家链接线上线下,打通内容与硬件的运动公司,Keep与行业其他玩家相比,具有一定稀缺性。
首先,作为国内最大的健身平台,Keep除了提供优质的内容外,还具备数据沉淀能力、定制增值服务和硬件实力,能够提供更完整的产品和服务,能够在与泛内容平台的竞争中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化。
其次,相较于硬件厂商,Keep建立了完备的内容生态,以及对内容偏好具有更强的把控能力,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,提升用户体验及增强用户粘性。构建优质的内容体系并非硬件“接入”型玩家所擅长,同时,内容平台的经营需要时间沉淀,Keep已通过内容构建了竞争壁垒。
再次,与传统消费品牌相比,Keep具备科技基因,擅长用科技力赋能产品力。其已建立由尖端技术驱动的平台,通过专有的AI技术赋能开发自有品牌运动产品,可以结合强大的数据沉淀能力更好地洞察用户需求,持续为用户带来优质产品和服务。
另外,从渠道与品牌来看,作为国内最大的健身平台,Keep拥有垂直、精准的流量分发优势,可以高效匹配用户,实现销售转化;同时,其已经沉淀出专业化的品牌形象,与“运动”“健身”形成了强关联,在抢占消费者心智高地上具有优势,有望进一步拉开竞争距离。